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岳阳考察,勉励“守护好一江碧水”。5年以来岳阳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持续推动环境保护,加大整治力度,修复生态湿地,完善地方性保护法规,“依法治水”,调整产业格局,践行绿色发展道路,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彰显新担当。
湖南岳阳分团张荏苒、吴雨航、柳佳瑶、王木菁、汪博焘、崔媛共6名成员,前往湖南省岳阳市围绕洞庭湖展一系列生态科考调研,主要通过前往不同水域地点进行采样分析,来对比洞庭湖水域的污染情况,同时前往洞庭湖周边农田进行土壤采样,来分析化肥使用对土壤的影响。在进行生态采样的同时,开展参观“守护好一江碧水”展览馆、岳阳市博物馆,感受洞庭湖的人文气息,并将红色实践与生态科考相结合,传承红色精神,担当时代责任,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科考生态采样,守护洞庭清波
为科学系统地了解洞庭湖水质及其周边农田的土壤情况,科考团分别前往岳阳楼区洞庭湖(码头)、君山岛濠河村湿地(农田)、岳阳市南湖公园(公园)进行水质及土壤的采样,经过简单对比可以明显发现南湖公园内因治理较好水质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体悟人文精神,树立保护意识
自古至今,洞庭湖一直在生态、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被誉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鱼米之乡”,同时其周边也生成了灿烂的文明。但近年來,受江湖、河湖关系变化等因素影响,洞庭湖水流不进、流不动、留不住、污染重等状况日趋加重。为确切感受体洞庭湖的农业文明和人文情怀,调研洞庭湖长江的污染治理情况,科考团前往岳阳市博物馆和“守护好一江碧水”展馆展开实践调研。
科考团实践感悟
张荏苒:在湖南省岳阳市进行实践的这几天,我们前往了岳阳楼区的洞庭湖浅滩,并且坐船通过洞庭湖前往君山岛。洞庭湖的水质不算清澈干净,甚至能看出污染的痕迹,通过去往不同地区进行采样,我感受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治理洞庭湖污染的必要性。希望我们湖南团的科考调研可以为恢复洞庭湖水做出贡献。
吴雨航:在参与岳阳市洞庭湖水质调研的社会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其与我们的专业密切相关。通过参观“守护好一江碧水”展览馆,我了解了洞庭湖面临的生态难题和目前对洞庭湖污染治理的方案。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了解到湖泊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人类活动、工业排放和农业化肥等因素都直接导致湖泊水质的恶化。守护好洞庭湖生态系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崔媛:这次的生态科考社会实践已经顺利地结束啦!本次生态科考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守护好一江碧水”为中心思想开展化肥对洞庭湖水质影响的调查。来之前我对有了解到洞庭湖之前因为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水质环境变得极其差。当到达实地亲自观察之后,发现之前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取缔多个非法矿石码头、河湖沿岸垃圾清理,以及建立相应的水质处理的系统。特别是南湖,在经历改善之后,水质已经达到了三类的标准,湖水清澈,环境优美,人们怡然自得的生活,我想这就是生态保护的意义所在!
汪博焘:此次的湖南科考实践团,是我第一次加入生态科考团,在为期三天的生态科考过程中,我收获颇多!生态环境的保护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这是我最深的感受。在参观“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览馆的展览墙时,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墙上的口号,书本中的理论在一个个落实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了温度,有了直击人心的力量。
柳佳瑶:为期三天的洞庭湖生态科考过程中,我们参观了岳阳市博物馆、“守护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览馆,调查了濠河村农田的化肥使用情况,采集了洞庭湖风景区、濠河湿地、南湖公园等处的水样和土样。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切身感受到围湖造田与污染排放对洞庭湖水与周边环境造成的巨大影响。生态污染不仅会使洞庭湖区失去观赏价值,还会造成生活用水污染、动植物生活环境恶化。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社会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未来的生态文明建设仍需我们共同努力。
王木菁:通过本次洞庭湖生态科考实践,我对环境保护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在实践中,我不仅见识到了许多水质环境,还亲身参与了对洞庭湖水质进行调查的工作,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水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身为湖南人,其实我是第一次看见洞庭湖,湖泊广袤无垠,一眼望不到边,真如岳阳楼记所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见惯了清澈的河水,不禁对浑浊的洞庭湖水感到诧异,碧绿的“四水”入湖怎变成了这样。我们一起采集了多处洞庭湖的水体样本和土质样本并进行分析。岳阳政府也在积极治理洞庭湖,守护好一江碧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