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多模式授课 发力创新素质培养


——北理工教师发展中心、研究生院举办“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学系列工作坊

  为增强研究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研究生课程教学突出了批判性、颠覆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特征授课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经过半年左右的凝练、遴选、准备,11月以来,教师发展中心、研究生院共同举办了“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学系列工作坊。工作坊邀请了五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校内专家,围绕讨论式、讲授式、案例式、讲座式、实践式等教学模式面向全体教师进行分享交流。

  自动化学院王军政教授介绍了讨论式教学的“课前准备、关键知识点讲述、合理设计题目、基于提问的学习”四个步骤,分享了每个研究生每节课至少提问3个问题的教学实践探索,交流了研究生课程分层分组教学的经验体会。在交流总结中,王军政教授强调,研究生课程教学要有研究才会精彩,研究生的提问能够开阔教师的研究思路。

  数学与统计学院副教授熊春光以“科学与工程计算方法”课程为例,在数学理论讲授和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中,生动演绎了前辈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思维,指出了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也可以从小处发端,创新并不困难。熊春光还分享了他与兵器科学与工程2013级博士生原新鹏的故事——将数学课程的学习与科研紧密结合,积极主动与他交流讨论,仅在SCI二区数学类期刊《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Applied Numerical Mathematics》上就发表论文3篇。

  管理与经济学院副教授孙利沿交流分享“MBA案例教学”的经验。首先分析了听课对象的学习需求——MBA作为在职研究生,其培养目标更多倾向于揭示中国管理智慧,解决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依据这些需求,强调案例教学中经典案例和实效案例有机结合,注重树立“大气”台风,案例内容紧扣中国实践。同时,针对大班授课(90人以上)探索案例教学的高效组织模式,将“思政”贯穿课堂始终,通过与学生相处中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范,让学生不仅收获专业知识,也得到爱岗敬业、服务社会、高尚道德等精神力量。

  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何洪文从提出问题、转换思路和优化技术三个维度阐释了讲座式教学法的重点;分享了积极邀请孙逢春院士、领域专家Amir Khajepour教授、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高鹏等加入到课程教学团队的经验,结合国际发展的前沿成果,融合企业生产研发实践,将最新的研究与实践积极推送到研究生课堂。

  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杨敏结合外语教学特征,分享了“理工专业通用学术英语”课程教学中如何通过实践式教学,从细读典型学术文本入手,将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献阅读、撰写文献综述报告、研究论文、立项申请报告、实验报告等常见学术文体的基本能力以及用学术海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所写论文的能力。

  “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学系列得到了广大参与教师的好评,“通过工作坊,我对研究生教学的有效方法有了新的见解,对于课堂活动的设计有了理论高度的认识,感谢教发中心和研究生院老师的辛勤工作,每次培训活动都有收获。”“很难得有机会与其他学院的老师一同听讲座,互相能学到更多更有启发的一些有效活动设计!”接下来的一年,教师发展中心还将陆续推出“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教学系列工作坊,持续帮助老师们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能力,助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