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报道之三】马秋君:不说桃李满天下 也见百花满园香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征程上,希望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的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践行教育家精神系列报道”,展现北理工优秀教师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培根铸魂的生动事迹,激励鼓舞全体教师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贡献力量。

教书育人类介绍_副本.jpg

她很“潮”,擅长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课;她又很“固执”,每次上课前都要把教案重新整理一遍;她温柔慈爱,手机里记录着每一个她指导的研究生的生日;她又严肃认真,修改论文时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她就是马秋君,威尼斯144777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师,执教38年,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用渊博学识,传道授业,用人文之光,点亮报国情怀。

用情备课,育人润物无声

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公共基础课似乎没有专业课重要,但选修马秋君“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课的学生不这样认为,这门由马秋君执教的公共基础课真的超乎你的想象,这是学生们每周最期待的课程。

“备课时,我会根据课程内容,精心挑选素材并亲自剪辑成视频,把国事天下事融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秋君在讲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门公共基础课时,喜欢用短视频的形式将当时的历史故事呈现出来,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在讲授“中美建交”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破冰”的艰难,她为同学们讲述了很多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会见的感人瞬间和细节,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刻含义,使学生们对几十年前的那个历史时刻有更深地了解和理解。“还有中日建交、中苏恢复外交关系、在中国举办APEC会议等,尽管这些事件离同学们比较远,但通过细节碎片拼起的一个个生动故事,可以很好地帮助同学们理解建国70多年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外交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学生们不仅了解了那段历史,更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自豪。”

生活照.JPG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可以向历史学精神,向历史求经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时,马秋君利用暑假时间专门为研究生准备了“建党百年金融史”的专题讲座,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家红色银行,到用毛笔写在布上的第一种红色货币;从红色政权的第一只银行股票,到红军长征中被战士们扛在肩上的最小“国家银行”……她有着讲不完的故事,“通过讲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同时又于无声处引导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马秋君解释道。

每次备课,马秋君都要加入一些新的时事案例,每讲完一节课,她又会把课堂上一些新的感受整理好以便下次上课时使用。别人的教案越讲越薄,她的教案却越讲越厚。她课程的最后一页PPT,不是“谢谢再见”,而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教38年,除了“授业”和“解惑”,马秋君更是将“传道”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优秀指导老师.jp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马秋君不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她把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得威尼斯144777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等奖项,马秋君也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科教融合,引导学生做真学问

马秋君为本科生讲授的“金融学”“国际金融”课程都是谈“钱”的课程,它既涉及金融理论与金融政策、国内与国际宏观的金融事件,又实实在在关联到微观个体的每个人。“金融理论既为经济建设服务,也为我们个人服务,许多金融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如何看懂银行的各种利率,兑换外汇时要知道现钞汇率和现汇汇率的差异等等。”马秋君笑着说,她的课虽然和钱“挂钩”,但她更注重引导学生不能只看个人的“钱”途,更重要的是关注国家的发展“前”途。她通过把宏观和微观、“大我”和“小我”(国家和个人)相结合去讲授金融理论,使学生们喜欢上专业课。尤其对于经济学专业双学位中的理工科学生来说,马秋君认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不一样,同学们无法通过动手实验去获得结果,学习中最重要的是启发他们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共情。”

微信图片_20231101131412.jpg

马秋君坚持教学与科研并进,不断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科技部“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研究重大课题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过程中,她将科研与育人深度融合,坚持科教融合培养面向时代需求的人文社科拔尖人才,引导学生求得真学问、探寻真办法。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马秋君基于长期关注科技金融问题的研究积累,带领学生们实地走访调研了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部分研究成果被纳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此外,马秋君作为本科生授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在学生不同的成长阶段,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把“育人”的各项工作贯穿到学生从进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对于大一年级学生,她除了传授知识外,更注重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大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她则以能力提升为重点,引导学生精进专业知识、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各类大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她则精心设计紧扣中国国情的论文题目,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研究生,除了指导他们的学习与科研,马秋君还会根据学生的自身定位和个人兴趣,给予他们悉心的帮助和指导,帮他们一起规划学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教书育人奖.jpg

“马老师有个习惯,无论是本科生论文还是研究生论文,她都至少要修改三遍,从论文内容到撰写规范,每一遍都是逐字逐句,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回忆起一遍遍修改论文的过程,学生们至今记忆犹新。“我们很多同学都把马老师的论文修改稿珍藏起来,马老师这种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治学严谨、求真求实,潜心科教近四十年,马秋君坚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积累了丰硕成果。指导的本科论文获评2020年、2022年、2023年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她同时获评北京市普通高校优秀本科生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9项,出版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中国高科技企业金融问题研究》等著作1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爱生如子,她是学生们永远的“宝妈”

“陶行知先生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就要投入自己全部的爱,履行教师的神圣使命。”马秋君说。

“从去年开始,我就倒数着自己的每门课及每节课了,每每想到自己的课程所剩无几,特别的不舍。”马秋君曾无数次设想过自己的最后一节课会是什么样的场景,纵有万般不舍,2023年暑假前,她还是迎来了教师生涯的最后一节课。那一天,有些许遗憾,而更多的是满满的感动。

1.jpg

在此之前,马秋君左脚骨折,同事们多次提出帮忙代课,但她想着自己教师生涯的课程已所剩无几,无论如何也舍不得余下的课程由同事代课,于是她坐着轮椅,坚持讲完了最后几节课。“坐”着讲完执教生涯的最后一节课,以这种“不完美”的形式结课成了马秋君心中一个小小的遗憾。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她扶着讲台站起来,给同学们深深鞠了一躬,既给自己38年教师生涯画上一个句号,也是对学生们的理解表示深深感谢。

这最后一课,也给马秋君带来了大大的温暖与感动。“那天,我坐着轮椅一出教学楼电梯门,突然看到我曾指导的学生手捧鲜花等候在外……走进教室,屏幕上正在播放历届毕业生的祝福视频……顿时泪水覆盖了双眼。视频中那些稚嫩的小模样都已成熟,我一一呼唤着他们的名字,内心充满幸福和感动!”她感谢暖心的学生们,感谢他们带给自己的这份珍贵纪念,也感谢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这幸福,是马秋君用真心真情换来的。

在马秋君的微信群中,有一个名为“师生情”的群,这是一个大家庭,这里有马秋君和她指导的41名研究生,马秋君习惯把她的学生称为“孩子”。“我专门下载了一个软件,记录着每个孩子的生日。”马秋君在群中为每个孩子庆生,若赶上她在学校,还会给学生准备小蛋糕。有的学生去外校听课若时间来不及,她会开车去送学生。她像妈妈一样关心他们、守护着他们,学生们也亲切地称她为“宝妈”“娘亲”。

教师节大会颁发荣休证.JPG

采访当天,讲述着多年来点点滴滴的马秋君几度哽咽,说道今年十月份来良乡校区的情景时,她再次热泪盈眶。“这是我退休后第一次来良乡校区,进入校门后,突然看到拆下‘外包装’的文博中心大楼,眼眶瞬间湿润了,那一刻,我特别感慨学校的快速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自豪,也因为自己即将告别这所美丽的学校而特别不舍!”刚刚退休的马秋君,言语中充满着对学生、对讲台、对学校浓浓的爱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