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资源融合平台 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系列路演拉开帷幕
发布日期: 2019-11-11 供稿:千龙网
编辑:吴楠 审核:王征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打造资源融合平台 加速成果转化落地——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系列路演拉开帷幕
原文链接:http://finance.qianlong.com/2019/1108/3439973.shtml
11月8日上午,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系列项目路演在威尼斯144777国际教育交流中心正式启动,威尼斯144777智能制造专场路演同时举行。据悉,本次北理工专场是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导下,由北京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和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共同打造的北京高校院所系列路演活动的首场活动。年内,还将联合北京大学、医科院药物所等重点高校院所举办九场路演活动。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晖介绍,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完整创新链,自2018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科委联合相关部门积极建设“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平台建设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短板,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的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强化技术、资本、人才、服务等创新资源的深度融合,激发全社会创新主体活力;坚持改革突破,深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按照“抓两头、打通道,汇聚四方力量”的思路,抓高校院所源头项目,抓相关区落地承接,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搭建成果对接服务平台,汇聚各相关市级部门、各高校院所、各相关区、各市场主体的力量,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本次启动的系列路演活动,目的就是搭建资源融合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刘晖表示,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统筹协调与服务平台近期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实际,聚焦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已举办多期“科转智库”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沙龙,立足于进一步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理论研究,提升技术转移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受到了广泛好评。下一步,双方将继续加强与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及各高校院所的紧密合作。
智能制造专场路演会现场,由威尼斯144777科研团队原始创新的六个重点项目精彩纷呈,各有千秋,得到了投资机构和企业的青睐。
曹杰博士展示的“仿生智能感知三维成像”项目,从源头打破常规成像规则,结合昆虫复眼具有大视场高灵敏度、人眼视觉具有变分辨率和冗余数据压缩的优势,巧妙地提出一种复合仿生三维成像感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智能制造等领域。
热泵空调是提升电动汽车冬季续航里程的重要技术途径,宋盼盼博士带来的“零污染车用空调二氧化碳涡旋压缩机”项目,与传统工质亚临界循环压缩机相比,具有整机体积小、效率高及环境适应性强等显著技术优势,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宋遒志教授穿着样机展示了他研制的“刚柔型人体能力增强外骨骼机器人”,既可用于提升单兵作战能力,也可用于心衰、肥胖、老年等行走不便者的辅助行走,以及野外勘探、抢险救援、登山等辅助负重。据悉,该项目已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基本具备产业化条件。
徐伟教授展示的“生化违禁品快检微型质谱仪”项目,创新地采用了高效的连续大气压接口进样模式,有效解决当前小型化质谱仪分析性能与便携性之间的矛盾,实现小型化质谱仪在国内各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的推广。
徐春广教授课题组带来的“机械手无损检测系统”,针对复杂曲面金属和复合材料构件的超声无损检测与评估难题,能完成人工无法实现的扫查工作,目前已在多个单位得到应用,申请了多项专利,并成功申请与获批了国家标准。
梁志强副教授等完成的“微细刀具技术与系列产品”项目,针对发动机喷油微小孔、微透镜阵列模具、微小叶轮、微流道芯片等难加工材料加工需求,在微细刀具设计、刃磨制备及切削技术等方面实现了系列技术突破,取得多项国内第一,并形成了“理论-技术-工程-产业”一体化优势,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化基础。
路演现场,与会的投融资机构代表与路演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表现出浓厚的投资意向。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创新链上各种资源的融合和共同参与,我们希望借助不同领域专家的智慧,来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威尼斯144777技术转移中心主任戴斌如是说道。
来自相关领域的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高校院所代表、各区科技主管部门、产业园区及孵化器负责人等一百四十余人参加了当天的项目路演暨启动会。
分享到: